分类: 行业精选  浏览(1050)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甘肃省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如何全面推进“强工业”部署,深入落实“双碳”战略,着力实现工业绿色崛起?正在召开的全省两会上,农工党甘肃省委聚焦“双碳”发展,提出了诸多独特的意见建议。

  “双碳”指标对工业发展仍有约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省委省政府立足风光资源大省实际,抢抓“双碳”战略政策机遇,系统谋划、部署、推进“双碳”工作,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产业,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全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农工党甘肃省委认为,我省部分地区、部门对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发展机遇考虑得多,对碳达峰碳中和导致的压力所在考虑得少。近年来,我省清洁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持续增加,但由于我省工业经济长期低位运行,外送通道不畅,2021年我省是全国未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的2个省份之一。消纳方面,为加速新能源就地消纳,我省“十四五”期间计划引进新能源发展配套项目,但因绿电消费仍纳入能耗强度指标,落地难度仍较大。在外送层面,由于外送机制不健全,外送线路不足,中东部地区按当地火电发电成本来结算,输配电成本和调峰成本由我省承担,加之电力减碳效果核算到中东部,导致外送效益不高。

  同时,全省对影响发展的“双碳”重大问题缺少深入研究,还存在低估十大碳达峰行动落地难的现象。如何破解碳达峰碳中和指标对工业发展的约束,将成为我省实现“强工业”行动面临的现实挑战。

  以资源换产业拓市场

  一方面,我省应借助创建国家“双碳”战略发展示范区,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项目、资金、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应创建新能源产业消纳示范区,积极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和助推全省传统产业零碳电力替代,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进而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助推全省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释放我省的后发潜力与发展空间。

  农工党甘肃省委建议,应强化战略研究,围绕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重大问题,成立省级专家委员会,定期开展专项研究,增强全省管理降碳能力,提升全省发展后劲。优先加大对碳达峰十大行动实施落地可行性分析,既做到贯彻中央精神不打折扣,又聚焦破解实际困难,量身设计工作方案。应立足光伏、风能、水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形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格局。以酒泉为代表的河西地区是全国发展新能源基础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十四五”期间应着力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努力培植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坚持以资源换产业、拓市场,促进能源就地消纳。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农工党甘肃省委建议,应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与关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鼓励省内大中型企业优化生产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技术改造,减少工业过程碳排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方案和技术推广模式。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转型升级,提高设备联动和生产设备自动化率,推动我省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聚焦“技术降碳”,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开展产业低碳工艺技术开发研究,鼓励工业领域和重点行业低碳工艺技术创新和改造,推进“减碳去碳”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技术研究应用。引进适合我省实际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促进先进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

  此外,还应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我省拥有大量森林、草原、湿地等产生碳汇自然资源的优势,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强化北方防沙带、黄河重点生态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碳汇能力提升,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土壤、冻土等的固碳作用。



文章来源:甘肃经济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