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业精选  浏览(266) 

金融如何先立后破  逐“绿”而行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日前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一组节能降碳的目标数据: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和3.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可以看到,节能降碳既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的关键一步。更高的任务目标,意味着全社会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大力度上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路径来看,当前,节能降碳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上重点布局、全面提速,推动终端电气化、零碳化水平。

实现节能降碳、发展绿色低碳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靠政府财政资金远远不够,还需要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

对此,《行动方案》提出,落实好有利于节能降碳的财税政策。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节能降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绿色金融引导资金不断向环境友好、节能降碳的产业和项目渗透,需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绿色金融要乘势而上、先立后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金融如何“先立”?

一是需要持续完善落实相关政策,高效推进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加强监管与货币、财税、产业、环保等政策协同联动,并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场等各方面积极性,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企业有效开展绿色转型和技术改造,推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政策平稳落地。

在货币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其中,与绿色金融相关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实施效果尤为突出。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余额分别为5140亿元、2641亿元。

二是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监管体系,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创造安全、可持续的外部环境。一方面,需要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如绿色信贷标准体系、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标准体系、金融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另一方面,强化信息披露,探索建立体制机制,如气候友好型投融资体制机制、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国际合作下的多边及双边绿色金融合作机制等。

三是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提高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能力。

绿色金融如何“后破”?这就需要破除传统金融机构在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时的短板和弱项。当前,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是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不足。

绿色金融需要复合型的“绿色”人才,既懂金融业务又懂绿色发展,还要了解节能降碳能源企业的内在运行逻辑。

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与模型。在此目标任务下,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每个层级的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都需要了解ESG和“绿色”有关内容,金融机构还要有条件、有重点地提供专业培训、设立相关专营岗位等。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所高校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已经在课题共研、成果共创、人才共育上达成合作。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点是,一些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服务,特别是绿色信贷的规模增长较快,但产品与服务结构较为单一,配套服务也相对缺乏。这就需要金融机构跳出“舒适圈”,发挥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同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增强服务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度和普惠性,积极推进科技、绿色等区域金融创新改革试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