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业热点  浏览(134) 

 “全球气温如果上升2 ,我们将每年面临4个月的干旱,珊瑚礁将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气温如果上升3 ,我们将面临每年10个月的干旱和森林大火,格陵兰岛上的冰盖就会全部融化。”在10月22日金融街论坛的一场分论坛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唐丁丁介绍。

  南都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场论坛的主题是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和专家围绕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话题展开研讨,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共识:如果要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赋予一种颜色,那一定是绿色。

  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尤为紧迫

  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今年年初最新发布的《全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2030年,碳排放量必须减少28%才能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 以内,要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 以内则必须减少42%。然而,各国的行动都未能满足这一需求。当前的气候政策将导致本世纪气温上升3 ,如果各国全面落实其国家气候计划(NDC),则增幅将被控制在2.9 。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9月发表的《全球能源视角2024》报告显示,即使所有国家履行当前的承诺,到2050年全球排放量将仍高于1.5 的路径。预计到2050年全球温度从可持续转型情景(最好)的1.8 ,到持续现有势头情景(中间)的2.2 ,再到缓慢转型情景(最坏)的2.6 。

  在这样的预测和背景之下,各国碳中和之路都时间紧、任务重,而中国则显得更为紧迫。唐丁丁在论坛现场介绍道,欧洲和美国已经实现了碳达峰,中国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预计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概为100亿吨,也有专家预测会高于这一数字。

  但是欧洲和美国在达到碳达峰时,碳排放总计分别为44亿吨和60亿吨。欧洲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60年的时间,美国也有43年的时间,但中国只有30年的时间,中国碳排放的峰值高,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短。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南都记者关注到,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并加以实践。

  比如,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颁布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本)》,对2019年版本全面升级,以更好地契合当前绿色发展的新趋势、新使命和新标准。新目录将装备制造、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明确列为重点支持对象,明确将碳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工具列为绿色低碳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聚焦金融领域,今年3月,央行、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要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绿色金融标准或转型金融标准,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这一央企正式宣布成立。据了解,组建这一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企业竞争多了一条赛道,卷低碳

  践行绿色理念,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企业和个人身体力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在论坛上表示,现在企业又多了一条赛道,在卷质量、卷成本的同时,也要卷低碳。

  在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等多位专家看来,绿色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但这类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其更需要资金、金融的支持,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解放思想,进行创新,适应绿色发展的新需要。

  唐丁丁在会上表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包括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助力产业升级三个层面。比如:银行可以通过提供信贷资金和发行债券等方式,为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企业和绿色转型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可为企业的绿色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业务;金融机构可以设立产业基金,支持特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产业融合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已有很多实践和创新,这也大大推动了金融领域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资本市场上去盘活很多既有的绿色资产,让资金能够形成一定的活力,让它流动起来,从而推动更多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开发,而不是让资金停滞在现有的绿色资产上。”唐丁丁还说。

  金融支持固然重要,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国货比亚迪凭借自身努力助力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案例被论坛引用。据了解,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大幅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安全的担忧。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电动公交车、电动出租车、电动卡车等,为城市公共交通和物流运输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

  提及中国的电动汽车,论坛上多位专家给予了肯定的声音,但也谈到了当前出海难的问题。南都记者关注到,商务部曾公开回应,中国电动汽车增加了世界绿色公共产品的优质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欧方的保护主义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阻碍中欧贸易投资合作,延缓欧盟自身绿色转型进程,还将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

  绿色发展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谈到的:“全球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发达国家更应兑现承诺,为国际绿色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同花顺财经网


收藏